最近一段时间,或者说从踏入工作以来,我就一直在思考时间管理的事情。 起因就是每天下班回家之后,我都没法静下心来思考和学习,只能打打游戏,玩玩手机,最后躺床上睡觉。但马无夜草不肥,要想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,休息时间的补课必不可少。因此,每当这样闲耗过一个又一个晚上,我总是会在心里有些愧疚和焦躁。

于是便开始研究各种时间管理方法,从如何克服拖延症,到番茄工作法等等,各种方法了解了个遍。一些方法也的确有一点用处,但总的来说,没有一种时间管理方法足以让我克服每天晚上回家的疲倦,静下心来思考和学习。 后来辗转了一段时间,从《自控力》这本书上,了解了一个概念,即意志力是有能量条的,一旦消耗完毕,便容易受到诱惑,无法控制自己。这时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真正需要管理的,并非是时间,而是精力

为什么说需要管理的是精力,而非时间呢?因为实际上,时间与产出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,不是你投入的时间越多,你的收获也等比例上升,这还牵涉到效率的问题。同等时间内,你的状态越好,肯定产出越高;状态越差,产出越低,甚至会帮倒忙(譬如,脑袋一片混乱的时候写代码,写出来的肯定有很多bug)。
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下班回家之后无法提起精神去学习和思考了。因为白天上班时间已经耗尽了精力能量条,你的身体已经在说,我不行了,已经被掏空了。如果你这时候强迫自己去学习思考,不是不可以,只不过效率会很低罢了。所谓顺势而为,堵不如疏,不要与人的天性做抵抗,而是应该顺着天性去调整去修正。

那么具体怎么管理自己的精力呢?这个就因人而异了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,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范式满足所有人。

就我个人而言,其实就是把要在晚上挤出来的时间,放到早上挤出来。因为早上起来,经过一晚上的休息,精力条重新恢复充足。这时候再去思考和学习,效率就会更高。所以,最近一段时间的目标,就变成了调整作息(一个艰难的目标,唉)。

除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之外,另外一点就是尽量去提高精力条的长度。有的人可以一整天精力充沛,而有的人只能充沛两三个小时,这就是精力条长度的不同了。 提升精力上限的方法因人而异,但我觉着有一个方法应该适合大多数人,那就是跑步和健身。因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紧密关联的,生病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提不起精神,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长期来看,坚持跑步和健身,不仅会少生病,还能让你精力充沛,好处多多(另一个艰难的目标,唉)。

一场马拉松比赛中,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体力的管理,什么时候该冲刺,什么时候只需紧跟大部队,都需要合理的安排。那些一开始就跑最前面,毫不吝惜自己体力的人,通常都坚持不到终点就体力不支,气喘吁吁了。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,合理管理自己的精力,努力提高自己的精力上限,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,到达到最后的终点线。